人民日报——让蓝孔雀变身脱贫吉祥鸟

2017-05-24 15:09  

记者程远州报道:距离孔雀孵化的日子越近,“雀寨”的老板王文教就越犯愁——周边村镇的扶贫干部三天两头来说情,抢领养孔雀的“指标”,但每年孵化的孔雀实在有限。“抢指标”是因为扶贫效果明显。近两年来,深处幕阜山脉的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在王文教的带动下,尾拖金线的蓝孔雀成了“金鸟儿”,为贫困户唱出了脱贫致富的吉祥音。

       去年6月至今,已有48户贫困户靠领养孔雀脱了贫;按照计划,今年又将有至少150户贫困户加入孔雀养殖的大军。

寄养托管万千孔雀开出“脱贫屏”

       5月12日下午,在通山县大路乡东坑村,44岁的冯光华带着记者一走进孔雀棚,就引起一阵躁动,100多只机灵活泼的蓝孔雀小心地盯着生人,发出高亢的叫声。

       4个孩子有3个还在上学,妻子长期贫血不能干重活,再加上年近70岁的父母,在外打工多年的冯光华,虽然勤快,但始终没能摘掉贫困户的“帽子”。“多亏了这些孔雀,不然我真的找不到一点出路。”冯光华说,去年6月,他返回家乡,从“雀寨”领养了400只孔雀,“按照协议,饲料、技术和防疫都是王文教的公司负责,我们只负责喂养。一年之后,公司回收,每只100元。”

       冯光华说,养孔雀和养鸡一样,甚至更为容易,每天只需要在早上和下午投食即可,对劳动能力没有太多要求,一个人可养四五百只。

       目前,冯光华喂养的孔雀已经被收回了270只,他也拿到了2.7万元钱。

       像冯光华这样加入“孔雀寄养托管”计划的贫困户有48户,涉及多个乡镇,领养孔雀7000多只。“贫困户只需要提供场地,每天喂养两次,保持雀棚卫生,就能拿到托管金,是真正的零风险。”通山县闯王镇刘家岭村党支书陈细庆说,即使有孔雀在养殖过程中死了,也算公司的,贫困户不担责任。

       正因如此,陈细庆将领养孔雀作为村里贫困户脱贫的一种方式推广,建好了5000只养殖规模的孔雀棚,但囿于孔雀繁育数量有限,去年只领养到500只孔雀。“再过个把月‘雀寨’的小孔雀就出壳了,这次一定要多抢点指标回来!”陈细庆下了决心。

       按照“雀寨”发布的养殖计划,今年将至少有4万只小孔雀繁育成功,满足200户贫困户的领养需求。

山中“雀寨”村娃儿趟出致富路

        车子在通山县大路乡犀港村弯弯绕绕的山路上奔走,行到幽静处,一座“山门”迎面而来,上书两个大字“雀寨”。这是王文教承包山头建孔雀养殖基地的地方,当地人称孔雀山庄。

       “贫困户每养一只拿到无风险的100元,我承担风险,但赚得更多。”问及利润,王文教毫不避讳,一笔账算得精细:一只孔雀养一年出栏,饲料120元,寄养费100元,算上孵化、防疫和死亡率,平均每只成本不到400元,卖到广东、浙江,一只800元,利润在400元左右,“这还没有算每只母孔雀一年可产蛋30到40只”。

       “雀寨”是孔雀的大本营,依山而建的基地层层分布,逐级划分养殖区域,仿佛一块梯田,勾勒出山体的脉络。干净整洁的养殖场里,2000多只姿态优雅的种孔雀不时开屏向异性求偶。

       王文教坦言,2013年初他带着1000多万元资金,回村建设占地100亩的养殖场时,并没有想到能为家乡百姓找到一条致富路。当时,从犀港村走出去的王文教已在广州开了工厂,生产包装材料。

       “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雀羽婚纱,特别漂亮,就萌生了养孔雀的念头。”王文教说,2010年,他在网上买了20只孔雀试养,每只500元。

       最初的几年并不顺利,他没有孵化孔雀的技术,再加上销路打不开,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王文教到处求教专家,赴外地考察,逐渐掌握了孔雀孵化技术,并发现当地山中随处可见的鱼腥草、艾叶恰是孔雀防疫的良药,迅速闯出了门路。

       “用草药防疫,几乎没有成本,这算是我的‘独门绝技’。”王文教笑着说。

       近年,生意做大了,除了养殖,王文教也筹划起雀羽加工和观光旅游。如今,投资1500万元的孔雀博物馆正在建设,此外,还和野保部门联手,在“雀寨”建起了野生动物“收容所”。

       “等这些项目一一落成,将会增加100多个就业岗位,主要面向周边的贫困户。”王文教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