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新闻网——深度报道:解析通山精准扶贫的“三双”模式

2017-09-18 11:35  

核心阅读: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不断深入,一些深层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凸显出来。

比如,困难群众依靠单一产业无法实现彻底脱贫;发展养殖业见效快,但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大,增收不稳定;一些群众虽然物质上脱贫,但精神上仍旧“贫困”……

近年来,通山县在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基础上,创新探索精准扶贫“三双模式”,有效解决了多个制约脱贫工作的现实难题,带领全县几万困难群众,走上一条持久、稳定、自主的脱贫路。

通山精准扶贫的“三双模式”因而引起各方关注。





“啊,承受痛苦并非我们的习惯,倔强的双手能将命运变迁……大理石般的意志要刻出自传,我们从自然领悟自然,我们从平凡走向非凡!”

一曲《大道通山》,是48万通山人民克难奋进的精神写照。在今天,它是一曲山城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行曲。

作为一个集“老、库、山、穷”于一体的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通山县贫困发生率高,至今仍有贫困对象37892人、贫困村28个。

面对艰巨任务,通山县如何科学高效推进精准扶贫?

“我们正在探索主导产业与辅助产业相结合、常规农业保险与补充保险相结合、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相结合的模式,支持贫困户发展双产业、享受双保险、实现双脱贫,着力将通山打造成为全省精准扶贫示范区。”通山县委书记石玉华坚定地说。

连日来,记者走进通山精准扶贫一线,探究“三双模式”的奥妙。

发展“双产业”——

让群众脱贫致富有更多依靠



9月7日,记者沿着一条阳光暖照的乡间小路,来到通山县大路乡新冯桥村夏杏卷的家中。此刻的她,正在清理孔雀棚内的杂物。

透过蓝绿色的铁丝网,可见一只只身段华丽的孔雀在悠闲踱步。

“这些‘小家伙’是我们一家人的希望,别看它们个头不大,但全身都是宝。”夏杏卷介绍着,不时痴痴地打量那些宝贝儿。

今年31岁的夏杏卷是精准识别贫困户。2016年,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依托产业扶贫政策,帮她建起了香菇种植基地,当年增收1.2万元。但扶贫工作队很快发现,单靠香菇种植,无法让夏杏卷彻底实现脱贫。于是,又通过挂靠大户的方式,帮她养起了孔雀。

眼下,夏杏卷已租下100个香菇大棚,成立了小夏香菇种植合作社。同时,养殖孔雀的数量也从起初的十几只发展到几十只。

双产业带来双收入。夏杏卷算了一笔账:孔雀由大户按100元每只保底回收,不愁销路,加上香菇种植的效益,一年可以挣十多万元。“一家人脱贫没问题了!”

“双产业有效拓宽了困难群众的增收渠道。”村主任吴国林说,夏杏卷的情况在村里不是个例。目前全村已有31户贫困户走上了“双产业”脱贫之路。

“困难户靠单一产业难以实现彻底脱贫。探索双产业模式,说白了就是让每一个贫困户至少挂靠两个产业。当一个产业增收乏力,就让另外的产业来补充。”正在大路乡调研扶贫工作的县委常委、县办主任方家忠如是解释。

那么,双产业模式在其他乡镇推行得如何?

记者驱车30多里来到通山县闯王镇刘家岭村时,同富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股东舒上忠正围绕龙虾养殖池塘转悠,不时抓起一把饲料,抛向水面。

“第一批小龙虾早就卖完了,这是引进的第二批虾苗。”舒上忠抹去脸上的汗水说。

1972年出生的舒上忠是刘家岭村的贫困户。2015年,经村委会牵线搭桥,他申请了10万元无息贷款,并以此资金入股同富合作社,成为基地的“股东”。

“除了资金扶持,县里每年还会组织我们参加技能培训,很多困扰基地发展的难题迎刃而解。”舒上忠告诉记者,目前合作社共养殖小龙虾180亩,仅头一批出产的龙虾,自己就分红上万元。

忙完手中的活,舒上忠带着记者,回到位于7组的家中。顺着楼梯来到平顶,只见12块光伏发电板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

“毕竟种养业会受到天气、市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效益起伏不定,因此,镇村干部为我们贫困户引入了基础性产业——光伏发电。”舒上忠说,房顶装的3千瓦发电板,每年可以带来3000多元的纯收入。

记者发现,在闯王镇,“光伏+小龙虾”、“光伏+土鸡”、“光伏+香菇”等新模式十分普遍。

闯王镇党委书记阮家鹏说,镇里正在整合扶贫资金,把光伏产业与农业结合起来,采取“农户点菜、专家下厨”的方式,帮助贫困户发展双产业。目前,仅刘家岭村就有47户贫困户发展了双产业。

多一个产业就是多一个依靠。

据通山县扶贫办主任成军介绍,该县正通过“政策驱动、龙头带动、挂靠帮带、乡村旅游、能人引领、租赁返聘、集体反哺、抱团经营、培训造血、电商扶贫”等10种产业扶贫模式,引导贫困户发展油茶、香菇、小龙虾、乌骨山羊、黑山猪、孔雀等特色种养业和光伏发电、“互联网+”等新型扶贫产业,力争让每一个贫困户都有两种以上脱贫产业作支撑,在全县形成政策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新格局。

推行“双保险”——

让贫困户发展产业“零”风险



最近,南林桥镇罗城村贫困户黄春怀,眼看家里的肉猪长势很好,心里头却打起了鼓。

9月8日下午,黄春怀走进南林桥镇便民服务大厅,说出心事:“为脱贫,家里养了11头猪。但猪价波动大,去年净肉还卖12.5元一斤,现在只有10元左右。粮食价格却没降,忙活一年可能还要亏本。能否对养猪进行保险,让贫困户安心?”

正在这里参加“党代表联系日”活动的通山县委书记石玉华,帮他解除了忧虑:“目前,县里正与人保财险公司协商,拟拿出补贴资金,争取早日试点保险,对售价托底承保,解决贫困户后顾之忧。”

原来,通山县正在推行一种专门帮助贫困户应对市场价格风险的新险种——“收入指数保险”(抵御市场价格风险保险)。它主要对因市场价格波动造成养殖户的收入损失风险进行承保。

根据目前的方案,该县将通过整合扶贫资金,以乡镇为单位免费为贫困户养殖的家畜购买“收入指数保险”。保费为:生猪40元/头,羊40元/头,牛160元/头;保额为:生猪500元/头,羊500元/头,牛2000元/头;核定市场收入指数为:成品猪价格14元/千克,成品羊价格30元/千克,成品牛价格30元/千克。

若贫困户出售家畜时,市场价格低于核定市场收入价格,由保险公司按收入指数价格补齐差额赔付。即贫困户出售家畜价格低于核定的市场价格时,立即向保险公司报险,保险公司派员在1个小时内进行现场勘险,并在1个工作日内将赔付款直接打到贫困户的一折通账户。

“在精准扶贫过程中,贫困户发展产业极易受自然灾害、瘟疫灾害和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正是为了降低贫困户产业发展风险,县里探索建立“双保险”扶贫机制,就是免费为贫困户购买常规农业保险的基础上,在全国率先开发‘收入指数保险’,通过‘双保险’使贫困户发展养殖业‘零’风险。”通山人保财险公司总经理张华山解释说。

有了“双保险”,贫困户发展养殖业将不再担心受怕。

56岁的祝木生是通山县大畈镇下杨村5组的贫困户,去年,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结合产业扶贫政策,为他申请办理贷款,购买了13头仔猪,一家人脱贫有了希望。

但在今年梅雨季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让祝木生家的猪圈内先后有五只生猪患上了猪肺疫。看着自己精心养殖的生猪相继倒下,祝木生彻夜难眠。

在爱人的提醒下,他拿出了已经存放大半年的保单,找到了当地保险公司。截止8月,祝木生养殖的生猪因病死亡累计报案5头,保险公司理赔5000元。

就是这5000元,让祝木生扭转了亏本的形势。他拿到这笔钱后,第二天就重新购进了一批仔猪。“按照目前的长势,这批猪年底全部可以出栏。”祝木生说。

“听说县里即将开展‘收入指数保险’,让我们养殖户不用担心猪肉大跌价,真是太好了!”祝木生说,“保险就像一颗“定心丸”,不仅打消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前后顾虑,还能在出现意外时,为贫困户挽回部分经济损失。”

加快“双脱贫”

——让贫困群众激发内生动力



大路乡杨狮坑村八组贫困户王细贵是个老上访户,但今年来,她不再上访。

9月8日,记者见到王细贵时,她和丈夫正在给自家的养殖基地搭棚。

“再过一阵子,我就可以引进500只孔雀苗和500只珍珠鸡苗了!”王细贵开心地说。

走进王细贵的新房,一块“勤劳致富示范户”的金色牌匾吸引了记者。

“这是乡政府和村里敲锣打鼓送来的……这是我的光荣,以后我要一门心思搞好养殖,争取早日脱贫。”王细贵表示,以后再也不上访了。

大路乡一名干部介绍,王细贵的转变得力于物质精神的“双脱贫”。

近年来,通山县在推进产业扶贫的同时,加大精神扶贫力度,对缺乏自主脱贫意识的群体,通过精神鼓励、正向激励、政策助力,增强他们的发展自信。

在精神脱贫上,通山县一手抓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一手抓文明乡风培育。

该县通过实施“一五一十”工程,新建村级文化广场159个,村级农家书屋205个,实现了数字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村村有,体育健身设施村村全。

全县倡导文明树新风,实现乡村两级文艺队伍全覆盖。同时引导文艺团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宣传脱贫致富的典型事例,激励贫困户依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

该县还以乡镇为单位开展“脱贫先锋”评选活动,在年终召开表彰大会集中表彰,让“脱贫先锋”带着大红花上台介绍自己的创业历程,增强贫困群众勤劳致富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王细贵就是物质精神“双脱贫”的典型之一。

去年,驻村扶贫工作队入户走访时,与王细贵进行深入交谈,了解了王细贵的家庭情况和真实想法,针对其实际困难给予帮扶救助,并向她宣传贫困户勤劳致富的事例和产业扶贫政策,激发了她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

扶贫工作队因户施策,为她制定发展养猪、养孔雀、养珍珠鸡相结合的脱贫方案,帮助她争取了5万元扶贫贴息贷款,养猪60头,当年就产生了很好效益。今年,又帮她争取10万元扶贫贴息贷款,发展孔雀养殖,年底可实现脱贫目标。

“精准扶贫不是简单的给钱给物,重在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通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吴柏林说,该县始终秉持“外强物质、内强精神”的扶贫理念,坚持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同步推进,加快贫困群众“双脱贫”。

记者发现,在通山,“昔日奔波上访,今朝忙碌致富”的例子还有不少。

如大畈镇贫困户阮云贵,曾被誉为上访“专业户”,但去年以来,他再也没上访。他在扶贫工作队的引导下,办起了规模化养猪场,日子越过越红火。

九宫山镇横石潭村的金莲九也是个老上访户,但通过参加养殖技能培训,变“上访”为“上进”,自立建起了一座700平米的专业养殖场……

眼下,正是得力于物质精神“双脱贫”,通山的几万困难群众踏上一条充满希望的脱贫路!

今年,该县力争实现脱贫3.2万人、22个贫困村出列;2018年,再增6000人脱贫、6个贫困村出列,彻底摘掉贫困县的帽子。

“双脱贫机制的推行,激发了贫困群众主动脱贫的意识,克服了一些贫困群众等、靠、要的思想,杜绝了‘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现象。”通山县委书记石玉华说,当前,通山干群干事创业的激情高涨,对整体如期脱贫信心满满。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邓昌炉 程慧 特约记者 陈卫民 通讯员 宋朝阳) 编辑:shaopeng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134/201709/b482c0532f1f7918c8591d0d04aa3f1b.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