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之旅系列】黄沙赋

2018-07-04 11:01   阮长兴


鄂南重镇(1),吴楚要冲;三县交界,八镇邻邦;水陆相依,四境通畅。丘陵蜿蜒,高峰雄壮;幅员广袤,村塆苍茫。山环水绕,安居仙乡;云蒸霞蔚,旅游天堂。观今鉴古,镇以山以水称著;审色察颜,人因业因智命名。鸟瞰斯镇,扼吴楚要道,承中原厚蕴,滋湖广福祉;览瞻舆图,处骑幕阜麓,吮四河水系(2),润群山丘陵。资源丰饶(3),发展浩荡。三万顷沃野,千百载典藏。漫山吐绿叠翠,遍镇欣欣向荣。


黄色之壤,红色之乡(4)。秋收起义掀序幕,黄沙土地红旗扬。彭德怀、李灿、何长工先辈足迹留乡场;阮旦明、宋运昌、潘际汉英雄美名促成长(5)。掀起暴动,革命星火成燎原之势;兰田会议(6),扭转乾坤乃胜利之芒。打土豪,分田地。暴动风起云涌,豪杰虎跃龙腾。组织赤卫队,红旗卷起农奴戟;建立苏维埃,黑手高悬霸主鞭。血性儿郎,傲骨凌云。苏区黄沙铺,工农号角嘹亮;圣地大幕山,抗倭枪炮狂响。十余将帅挥师鄂赣,万千志士浴血山冈。碧血黄沙,五千英雄出乡关(7);厚土情深,三千热血染疆场。民风淳朴而骁勇,雅士好学而尚义。皋陶后裔,三阮授将衔(8);大唐名将,携母隐幕山(9)。孟府高照,仁义传家甲一方(10);树神振周,义务造林过百亩(11(11)。文坛巨匠,学术泰斗,层出不穷,举不胜举。人文荟萃添锦绣,霞彩铺开绘新图。


山水奇丽,巧夺天工。四面青山列翠屏,一川盆地甲华中。巍巍白云山,凝奇险幽美之神韵;蔼蔼大幕山,集珍稀森林之精华。烽火尖下将军屋(12),鸡口山中石门景(13)。大幕杜鹃映红天,万家柿子甜似蜜;黄沙野荞欲醉仙,晨光菜花放金光。喜得村落藏雅韵,蓦然漫步回大唐。上坳、兰田、大地,顿生无限遐想;大幕、西庄、源头,惹狂万千诗行;梅田、柏树、新民,引爆满眼春光。古树古井古巷,石桥石磨石坊。狗吠鸡鸣牛哞,松绿竹翠桂香。物阜则民丰,民丰则镇强。财源茂盛,道路通达。通黄公路交汇南北,咸阳省道连贯西东,瑞杭高速车至镇中,富河源头船行长江(14)。路通四方传佳信,财接八面纳远源。

适逢盛世,和谐稳定促发展,乡镇群乐业敬伴歌舞;事遇良时,开放改革奏凯旋,圩场万商云集话腾飞。建设新农村,发展新思路。实施新型方略,发挥科教优势,凸现商贸特色,构筑财富领地,打造能源之乡(15),创建文明之镇。与时俱进求创新,精准扶贫促和谐(16)。举绿色发展之旗帜(17),集各界贤达之智慧,聚全体民众之力量,创科技兴农之大业,开发奋图强之新局。

壮哉!黄沙铺,明天更辉煌。

注释

(1)黄沙铺镇位于通山县城北部边缘;东与阳新县接壤;南与大畈、通羊、大路乡毗邻;西北与咸安区交界,古属吴楚之地,解放前属阳新县辖,1950年3月划归通山县,1999年8月合梅田、万家、黄沙建立黄沙铺镇。全镇总面积276平方公里,现辖17个行政村、1个社区,总人口44986人,是鄂南有名的将军乡,能源、宜居、旅游重镇

(2)区域有大源河、小源河、梅田河、大地河等四条支流,是富水、王英两水库的主要水源地

(3)黄沙是能源之乡,山地面积33.46万亩;耕地面积2.79万亩;森林面积31.8万亩;主要有锑、钒、大理石等矿产;特色产业有万家甜柿、梅田竹笋、黄沙野荞酒、大幕风电等

(4)黄沙是红三军的根据地之一,1930年春,彭德怀率红三军团到通山后,先到黄沙大幕山曾家山,现存有彭元帅亲自打的红军井。1932年12月,鄂东南道委机关迁驻黄沙,开创鄂东南革命根据地

(5)1926年春,共产党员阮旦明在黄沙组建党小组,后扩建为党支部,是阮旦明、阮耕、宋运昌、潘际汉等共产党员最早领导黄沙人民掀起轰轰烈烈的民众革命运动的,他们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黄沙人

(6)1933年1月至3月,中共通山中心县委员会在黄沙孟垅成立,同时鄂东南道委在兰田召开了两次常委扩大会议,设立了机构和作战计划

(7)自红五纵队驻黄沙开辟鄂东南根据地以来,黄沙地区有五千名热血青年参加红军,至少有三千名壮士为国捐躯,光在册烈士就有1315名

(8)五千多年前,羲皇赐姓为阮姓,系历史上第一个赐姓,阮瑜伯第四十代裔孙阮皋陶子孙受夏禹封食,任大理官,封陇西皋地,皋陶次子仲甄仕夏于甄邑,称阮国(今甘肃泾川县东南),后阮氏以国为姓,认皋陶为第一代姓氏祖先。阮氏后裔帮和、贤榜、汉清三人先后授于新中国少将军衔

(9)据清光绪版《阳新县志》载:“大幕山,一名太母山,高二十余里,有三十六峰,灵泉祷雨辄应,世传李靖母墓在焉,有读书堂,洗墨池遗迹”。后李靖被封为卫国公,当地人在山中建起了太母禅院。后讹为大墓山,民国时当地人嫌“墓”字不吉利,改称为大幕山

(10)孟高照生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殁于道光二十三年(1943),孟氏家谱中盛赞高照公“广有田产,乐施好善,勤俭秉持,苦乐尽尝”,且“品行端重,仁义传家”,是当时鄂东南一带具有影响力的人物

(11)省厅干部李振周,退休后在大幕山林场义务造林一百多亩,带领林场工人造林一万多亩,黄沙人民称他为树神

(12)、幕阜山脉中段有两座山峰,名大小烽火尖,山下是阮贤榜、阮汉清两将军的出生地

(13)、鸡口山古道是以前黄沙人民联系外界的一条主要通道,路上有阳新八景之一的石门,极奇壮观

(14)、以前陆路不通时,黄沙人民都是顺大小源河走到小港口乘船去富河,后至长江,再到武汉等地

(15)、中广核新能源风电项目已落户黄沙铺镇大幕山

(16)、大力扶持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特色优势产业,带动1596人脱贫;发放精准扶贫贷款1600余万元,惠及贫困户804户;易地搬迁537户1672人,促使贫困户挪“穷窝”,使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17)、“山通水富、绿色发展”是目前通山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奋斗目标


编后语:通山广播电视台APP云上通山“文化”栏目的文学作品投稿邮箱:365278228@qq.com,方雷收,附与文字有关的图片6张,个人简介及个人图片。部分作品还可刊登通山政务网,通山周刊。期盼惠寄更多的佳作,让父老乡亲分享您的写作快乐感。谢谢!


作者简介:阮长兴,戊午年(1978年)生、中共党员、湖北通山县第十届政协委员、县作协秘书长、县原野诗社理事,作品散见各级报刊、网络媒体,有多篇作品在各类征文大赛中获奖。


下载关注 云上通山

作 者 | 阮长兴

编 辑 |徐 微

编 审 | 唐尚伟

监 制 | 方 雷

总监制 | 阮胜利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134/201807/a7a5915a845cda3f8918dbf49d835452.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