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桂芳|阿木获奖小说《县长钓鱼》创作微探

2018-07-20 18:48   石桂芳


阿木今年在各类征文大赛中频繁获奖。特别是这一次,阿木一个5000字的短篇《县长钓鱼》居然从县级一路拿奖拿到了国家级,而且还是二等奖,奖金一万元。相较于当今纸媒微薄的稿酬(甚至各种耍流氓的零稿酬)而言,这确实是一件叫人羡慕嫉妒恨的事情。有文友向阿木打听拿奖秘技,阿木大手一挥指向我:叫评委总结。

谁叫我是阿木此篇荣获国家级大奖征文小说的县级评委(之一)呢?艳阳高照的酷热之中,只得乖乖寻来文本挥汗细品。

初步探得阿木惯用拿奖秘技如下,望文友们赏鉴

其一、避实就虚、巧取支点。

一般情况下,要写好一篇征文是需要做大量的调研工作的。征文如何选材,找准切入点就显得尤为重要,稍不留神,还会出现专业性知识性的硬伤。所以,写专业性征文是很多文友不愿意做的事情,因为费时费力,还很有可能不讨好,远不如虚构的纯文学作品来得轻松。河库长征文大赛旨在宣传水环境综合治理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先进典型,涉及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等内容。这是一个链条型的题材,可谓广而专业。但阿木不怕,他自有绝招。首先他不写实,选择虚构类小说文体,这就减少了大量的采访与求证工作,同时还更有利于理想化地塑造人物形象。然后他又选了一个最安全省力又不容易出错的题材,那就是钓鱼,从链条的最后一环倒向切入,毫不费力地以一个支点撬起整个链条。把前面的如何保护、如何防治、如何改善、如何修复统统抛开不表,单表这河钓不钓得到鱼、钓得到什么样的鱼,把一个专业复杂的征文题材处理得如此风清云淡、轻轻巧巧。节约诸多口水和车马费(倘使不获奖,也不过浪费几个脑细胞,不至于有物质上的损失),把成本降到最低,你说这不是狡猾取巧是什么呢?

其二、只走最后一公里。

文友们都知道,写小说的人都是会搅和事的人,搅和事就是制造矛盾,矛盾越复杂、越接近无解小说就越好看。阿木写了几十年小说,自然是搅和事的高手。当然,阿木知道事情搅和得越大,小说主人公的战天斗地的阵线就越长,篇幅也就越长,所以这些年,随着搅和的事情越来越大,阿木的小说也从最初的小小说一直写到长篇,还意犹未尽。可阿木一想,应对一次征文,可不能写太长,只能弄个三五千字的短篇,要不然不划算。于是他在《县长钓鱼》里,巧妙地借王村长之口把稚水河治理的最大也是最后的难题抛出来:于理,化工厂是上届村委会招商引资引回来的企业,是批了的,于情,老板是回乡办企业的本村老村长的上门女婿,村里还有多人在里面务工,于法,环保局来人处罚了,也不奏效。该想的办法都想了,能采取的措施也采取了,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化工厂就是不进行彻底的污水处理,稚水河治理、水质恢复的难题似乎到了无解的境地。小说一开篇就把矛盾推到一个接近无解的地步,把矛盾的复杂因素推到极致。让主人公跳过前面解决矛盾的一般途径,直接面对复杂矛盾。牢牢锁定文本的叙说空间,迫使主人公使出非常人能达的招数,解决复杂矛盾。这么无解的难题最终被主人公钓几次鱼就轻松解决了,主人公的形象就彻底竖起来了。为人物形象的塑造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从而提升了小说文本的最终艺术性。所谓最后一公里,阿木的征文小说只走这最后最难的一公里,至于前面的路让剧中人汇报就可以了。

其三、吊的就是胃口。

自媒体时代,每天一睁眼就有无穷无尽花式各样铺天盖地的文字扑眼而来。我们的阅读胃口被越喂越小、越喂越叼,更不用说那些整天咀嚼精品文字的各级征文大赛的评委们了。如何让自己的征文牢牢抓住评委的眼球,吊起他们阅读的胃口,这方面,阿木是时时注意的。例如文本开篇第一个场景就是县长钓鱼,而且第一个发现县长钓鱼的是村长的老婆荷花嫂。日理万机的县长居然有时间钓鱼,还是在根本就不可能有鱼的化工厂排污口钓鱼,荷花嫂好心提醒后,县长居然说会钓到的,只是需要时间。还有吃饭时县长和村长两人悄声商量的那个计划到底是个什么计划呢?只这一个场景就设置了多重悬念,一下子吊起读者的胃口,不往下阅读不行了。再例如县长通过两次钓鱼解决了化工厂污染稚水河的问题后,乡长也想效仿县长之法,解决稚水河支流污染问题,却事与愿违,不但没有如愿解决问题还引来一身骚,又是怎么回事呢?当我们被吊起阅读的胃口的时候,阿木却狡黠地按下不表了。人家花开两朵单表一支,又回头叙述县长钓鱼的美好成就去了。徒留我们被吊起的胃口久久不能放下,文本读完后,还得掩卷沉思一番、回味一番、探究一番。原来,阿木吊的就是胃口。




简介:石桂芳,女,文学硕士、会计师、中学语文一级教师。七十年代初出生于湖北阳新,现居通山。

长按关注我们


作者:石桂芳

编辑:徐微

编审:唐尚伟

监制:方雷

总监制:阮胜利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134/201807/b19622ef485781baa7a0e220e9283fd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