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宫文学】半斗:墨客书香凤池山

云上通山   2019-02-21 14:45  




春寒抖峭,雪雨淫霏。不善远游的我一连几天蜗居斗室,围炉打盹。见此,妻子命我出户走走中,赏赏清新空气。我一路沿着石砌台阶,拾级而上,闲步凤池山。灰暗的阴天,扑面的寒风,淫飞的冷雨让人无意风景,却让思绪带入历史幽深的胡同。



地处寒舍后的凤池山,不高不壮,豁于一面横亘于县城南边的画屏,林木茂密,竖石成林,四季鸟语花香,耸立山间的来爽塔、翠屏塔、烱然亭,隐于林间的翠屏寺,侍郎洞、石莲古洞更彰示着凤池山的古老神奇,见证着历史变迁。

凤池山历史悠久,人文丰富。考古学家曾在20世纪60年代初于山中发掘出新石器时代有纹案的石斧石磬。相传,凤池山在远古时期,遍山枫树与梓木,枫树霜叶染红山头,梓树叶绿籽白点缀其中,始称枫梓山。据(旧县志.輿地志)載:“其山苍翠如屏,在县治南隔溪排列”。故世称翠屏山。盛唐期间,当地的文人雅士于山中多植梧桐树,凿石修池,引得成群凤凰从天上飞来,栖息于树上,嬉戏于池水间,有古辞赞曰:“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故改称凤池山。但此说少被相传,也不见史册记载,世称的还是翠屏山名。

走进凤池山,不由人想起南唐后主李煜及北宋诗人蒋之奇与凤池山的掌故。



李煜(937--978),字重光,号莲峰居士,南唐最后一位亡国之君,中国文学史上“花间派”大词家。在风雨飘摇的南唐时期,作为一国之君的李煜却无意朝政国事,连帝号年号都不要,醉心于歌赋,寄情于山水。李煜接南唐皇位的第三年(961),听说凤池山风光美妙绝伦,江南名胜无以堪比,他不远千里,从都城南京慕名而来。驻足翠屏塔,凤池山风光尽受眼底,遍山的珍花奇花,疏密有致的梧桐,翩翩起舞的凤凰,相伴翻飞的鹞鹤,怪石林立的会仙崖,引得赋闲山中的李煜诗兴大发,数度题诗作赋,忘怯了江山,淡化了美人。见此,侍臣劝他速回京城,处断国事。他却称世间难见有此独妙的山水,早早离去,岂不可惜。当时通山为南唐的属地,交址江西,虽然很小(仅今南林、大路、通羊、厦铺四个乡镇)。但李煜心血来潮,见凤池山风景独好,为便于管辖与来往,即令侍臣快马加鞭,回京取来区划建制文书,将当时隶属永兴县的通山区域设立为通山县,置县衙于山前的通羊镇。在家天下的封建社会,内陆建制一个小县,绝非小事,只有皇帝才说了算。一个方园不岀百里,人烟不足万户的小地方建制一个县,可见李煜是位书生气十足的君主,这样的人岂能决断天下,不亡国才是怪事。



春去秋来,已到初冬。可能凤池山的幽美宁静实在仪心醉于诗文的李煜,要不怎么一驻数月,还久久不愿离去,连朝廷告急文书也牵动不了他的脚步。也许是势态逼人,也许是他感到自已皇家气数已尽,南唐江山迟早要易手北宋。一夜秋雨过后,他忽然吩咐侍臣备好鞍马回京。临行前还不住地回望凤池山,对侍臣交待:自已逝世后就葬于凤池山。果然,时至975年,南唐灭亡,李煜肉袒岀降,被赵家政权从都城金陵掳至宋京开封。三年后,这位“违命候”便被宋太宗鸠酒毒死。然而,宋大宗却恩准李家以五十二口棺木同日疑葬各地,传说其中一口就葬于凤池山。千余年来,李煜的短留和疑葬凤池山多有质疑,但清同治六年的《通山县志》考证明万历九年(1581)和清康熙八年(1669)的《通山县志》后,眀确记载:“李后主墓在翠屏山,世传南唐后主李煜以五十二棺同日岀葬,为疑冢,而翠屏山其一也”。

就在李煜疑葬凤池山一百多年后的北宋熙宁年间,观文殿学士、监察御使、诗人蒋之奇因与欧阳修政见相悖,多有过结,被欧阳修参倒并贬谪至通山任县令。蒋之奇不但不颓废馁气,还象进了世外桃园一般,心情倒舒畅起来,因为县衙前幽美的翠屏山山正宜其心,稍有闲遐便移步山间,品赏美景,写下烩炙人口的《爱山草堂诗》八首,其中广为流传的“我爱通羊好,环回云水间,重峦与叠嶂,真是翠屏山”。诗中翠屏山就是今日凤池山。


凤池山物阜地灵,历代是鸿儒墨家与高僧名道的偏爱之地。时至明代洪武年间,一位称作万竹的青年高僧在云游大江南北,遍寻净土佛地,均不中意。据说这位万竹是个饱学之士,才华满腹,因中举之后侍才傲物,得罪权贵,才寻入空门。当他他走进凤池山,他见头上祥云舒巻,眼前万木峥嵘,百鸟和鸣,一为传道念佛,二为安身立命。便倾尽身上全部善款,在山宕东侧建起弥勒殿、天王殿、罗汉堂等三重五堂寺院,就山名命为“翠屏寺”(今称翠屏古刹),一为传道念佛,二为广授门徒,福泽众生。后来听说凤池山是圣贤之地,恐辱神仙先圣,便立下“男僧外居,女尼住寺,僧尼不得相晤”的戒律,恐怕在全国也就独成一家。没几年,翠屏寺享誉鄂南赣北,成了善男信女心中笃诚的胜地。可不,头年会试名落孙山的通山举人朱廷立,一头扎进凤池山的会仙洞闭门苦读。他好象有神灵点拔,茅塞顿开,次年就考中进士,官拜礼部侍郎。后人便将他当年读书的会仙洞改称侍郎洞。后来,朱侍郎致仕回乡后,仍念念不忘会仙洞,于山洞中穷经白首,挥毫泼墨,创作岀《两厓集》等多部巨著。

霏霏春雨仍在飘摇,天气仍然阴暗,当凤池山一位位历史鸿儒,达官显贵在思绪中走过时,心中还是亮起一道道光明,因为我充满了“江山大有人才岀” 的信念,即使我辈不能如愿见到,我们的后代定有辈岀的风流人物。(图:来源于网络)



统    筹:方   雷

主    编:阮   冰

编    辑:谭   茜

编    审:唐尚伟

监    制:阮班新

总监制:阮胜利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134/201902/eebdc49dfa0f064ac549f5bebb840e87.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