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通山】百集历史图文第三十二集:带你看一场40多年前的老电影

2019-08-15 11:00  

今天舒舒服服坐在横店电影城看大片的年轻人,恐怕难以想象40多年前看电影的情景,他们可能听父辈说过一毛钱买张电影票的故事,但还有一种看电影的方式他们可能想都想不到。

1975年,日暮时分,林上公社陡峭险峻的山路上,两位乡村电影放映员身负沉重的器材设备艰难前行。

前面一人扛着类似自行车架的东东?为什么有两个车座?涨知识了吗?这是脚踏发电机。当时农村没有电,放映时需要两个人不停地踩着脚踏发电机为电影放映供电。

1984年,万家乡政府院内。电影即将露天放映,银幕四角用绳子撑开固定,乡亲们搬来座椅,盼着天色早点暗淡下来。

不像现在家家有电视,几十个频道想看什么就看什么, 农村文化生活贫乏,没演出,没电视,有的地方还没电灯,吃完晚饭,要么围着火炉拉家常,要么早早上床入睡。难得有场电影,方圆几里甚至十几里的乡亲都赶来观看。那一部部红色影片,虽然,早已成为历史,但是影片中的故事情节,精彩话语,却深深烙印在通山百姓的心坎。如《地道战》中的“各小组注意,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话语,至今让人说起来,忍俊不禁,常常引用。

1980年,官塘公社隐水村,电影队放映员进行放映前的准备工作。每个公社都有一支农村电影放映队,他们走村串户,每到一地,村里如同节日一般,大家争着抢着拉着他们到家中吃饭,拿出干鱼、腊肉和自酿的米酒款待,孩子们更是心中乐开了花。

1991年,拆除前的县电影院。它陪伴人们走过少年、青年和中老年,还是许多人的恋爱圣地。门前海报写着《猪仔出更》《别无选择》《大围捕》《少林寺》《庐山恋》《英雄儿女》《铁道游击队》《平原游击队》《奇袭白虎团》《渡江侦察记》等等,还记得这些电影吗?那时的电影院里常常是座无虚席,每一位工作人员都一丝不苟。有时,有的观众迟到,里面漆黑一片,工作人员打开手电,请他对号入座。银幕上面演电影,俩人下面手拉手,悄悄谈着心。影院“成全”了多少有缘人……通山现在的80后、90后,你们的父母就是在电影院“有情人终成眷属”。

除了电影院,县城另一处高大上的地方,就是新建的影剧院。刚竣工的影剧院,门前的建筑垃圾还没来得及清除,就开始了《寻母三万里》的征程。后来,在新城大桥头建了一座新城影宫,因故拆除,现在改为广场了。

上世纪末,电视开始进入家庭,繁荣了几十年的电影院寂寞了下来。厦铺电影院验票口的铁栏杆上,几只鸡懒懒地晒着太阳。从万人攒动到门可罗雀,社会的变迁,尽在照片中。在那个经济和文化都比较落后,生活十分单调的岁月里,通山电影院如磁铁一般吸引着进城观看的农村年轻人。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当年观看电影那令人难忘的情景,只能定格在深深的记忆中。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为通山电影放映工作作出贡献的人们,经过多级审核和批准,通山县目前登记造册的有204个乡村电影放映员,从去年开始每年领到国家发放的补助金。



夏 勋 南   1967年开始从事摄影,先后任职于县委宣传部、文化体育局、新闻出版局,曾担任《深圳摄影报》《中国摄影报》记者、编辑,华光学院摄影系主任、影视传媒学院副院长。




图文丨夏勋南

编辑丨阮家威


编审丨阮翀   方雷

监制丨邓文义

总监制丨阮班新

出品人丨阮胜利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134/201908/7b2c2248d5c1186fbd1c149f8b718c6f.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