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通山】百集历史图文第四十一集:红色通山,血染的风采

2019-09-17 09:53  

开启一段尘封的历史记忆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特别呈现


红色通山,血染的风采

这是一片用鲜血染红的土地。为了新中国的建立,通山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为革命牺牲2万余人。



1977年,横石公社陈坪江家村一农民在后山岩洞中,发现大批苏维埃革命文件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赣省通山县横石区望龙乡苏维埃”印章一枚。



《湘鄂赣红军大获胜利》,红军消灭敌人谢彬部二团,占领通山县城。看到这份《红色中华》后,相信你一定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英雄豪迈气魄。



镇南中学旧址。1925年6月,鄂南第一个党组织——中共镇南中学支部委员会成立。此后,镇南中学党支部改为通山特支,升为县部委,1927年6月改称县委。通山革命的星星之火从这里燎原。



认识这位先烈吗?他叫夏桂林。1927年8月,通山农军参加鄂南暴动,打响全国秋收起义的第一枪,以夏桂林为主任的暴动委员会,迅速占领县城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红色政权——工农政府委员会,夏桂林为委员长。次年1月,已任中共湖北省委委员的他不幸被捕牺牲,留下了一页通山革命史上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如今的石门楚王山游人如织,人们来这里瞻仰红色遗迹,聆听革命故事。你可知道,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曾是咸、蒲、崇、通中心县委和四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1933年10月下旬,鄂东南道委还在这里召开了执委扩大会议。



“巩固苏区”四个鲜红大字依然夺目。你可知道,1933年8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红十七军从这里起步,开始了浴血奋战的历程。

鄂东南是湘鄂赣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时间为鄂东南道委机关驻地的通山,为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一名光荣而自豪的通山人,你还应该知道中共鄂东南道委三迁通山的故事。



一迁沙店。1932年10月,鄂东南道委迁至沙店老街,通山苏区成为鄂东南革命斗争的中心。



二迁兰田。1933年,为更好地指挥全区斗争,鄂东南道委迁入大幕山中的兰田村,在此召开第一、二次常委扩大会议,史称“兰田会议”。



此后不久,道委在石门坎召开道委执委扩大会,作出决议,发展冷水坪根据地,做好道委机关南迁冷水坪的准备。



三迁冷水坪。1934年3月,鄂东南道委迁至崇山峻岭之中的三界冷水坪。




这里是吴致民烈士牺牲地。1935年2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执行委员、省委特派员、鄂东南道委书记、鄂东南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吴致民,在此遭敌偷袭,不幸牺牲。为了纪念这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鄂东南苏区的杰出领导人,湘鄂赣省委将修、武、崇、通县改为胡梓县(胡梓是吴致民的别名,因常留满脸胡须,群众称为“胡子”,遂化名“胡梓”。)



鄂东南道委旧址。鄂东南道委后来改为湘鄂赣省委驻西北代表团,它迁入冷水坪的三年时间是革命最为艰苦的阶段,作为鄂东南人民革命的最后屏障,坚持到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1937年10月,从这里集结共产党员、干部和红军游击队员400来人,整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第二营,奔赴抗日新战场,为民族解放再建功勋。


这只是红色通山的一部分历史写照。“革命代代如潮涌,前赴后继跟党走”,英雄是时代的标杆,爱国奉献是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履职尽责、许党报国,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是通山县广大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诠释。




夏 勋 南,1967年开始从事摄影,先后任职于县委宣传部、文化体育局、新闻出版局,曾担任《深圳摄影报》、《中国摄影报》记者、编辑,华光学院摄影系主任、影视传媒学院副院长。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134/201909/95d0624cec28e07cf72ccce13076f70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