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一段尘封的历史记忆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特别呈现
细说通山当年的“土郎中”
赤脚医生,又被群众称为“土郎中”,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半农半医的乡村医生的特定称谓,指一般未经正式医疗训练、仍持农业户口的农村医疗人员。它是中国卫生史上的特殊产物,为解救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燃眉之急做出过积极贡献。赤脚医生虽然没有洁白的工作服,常常两脚泥巴,一身粗布衣裳,但却有最真最纯最热的为人民服务之心。
1975年,湍急的河流,几根树木搭在河岸边的老树上,鄂南山区常见的小木桥。走起来晃晃悠悠的桥上,两个赤脚医生娴熟的匆匆而行。
1975年,沙店公社的一位赤脚医生。身背红十字药箱的他们,无论深夜还是风雨交加的日子,只要病人一叫都会赴诊,并且认真地为病人看病,治得了的一心一意尽力去治,治不了的就建议送到县城大医院,有时还亲自陪送。赤脚医生治病收费不高,只收回成本钱,因为拿了生产队的补贴,不过有时碰上困难户和五保户,赤脚医生还得倒贴成本费。
1975年,林上公社的赤脚医生,采用银针为边远山村的患者针灸治疗。小小银针与中草药一样,都是赤脚医生的一大法宝,不仅是治病利器,还能为患者节省医疗费用。
1975年,赤脚医生通常来自医学世家,或者村里的高、初中毕业生以及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挑选出来接受短期培训,然后回村为社员群众治病。这是县赤脚医生培训班的赤脚医生,在老师指导下走上手术台。
1976年,除了治疗常见病,赤脚医生还能为产妇接生,降低婴儿死亡率,以及向群众宣传普及疾病预防知识,传染病流行爆发时期还要走家串户发药打防疫针。这是杨芳公社光芒二大队的赤脚医生向女社员讲解生理卫生常识。
1976年,横石公社幸福大队合作医疗室的赤脚医生,上门为社员群众看病。他们虽然只能治疗一些头痛身热,擦损外伤的小病,但大大方便了没空或因交通不便难以前往大医院看病的社员群众。
1976年,为了解决农村合作医疗经费不足,减少社员群众的医疗费用,幸福大队合作医疗室的赤脚医生经常翻山越岭采挖中草药材。
1976年,在乡村当赤脚医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没有固定薪金,每月只拿大队补贴,有的以生产队记工分代酬,但救死扶伤的精神永远牢记心头。幸福大队合作医疗室门口,赤脚医生自己动手晾晒和制作中草药的场景。
赤脚医生微薄的补贴和工分,根本上解决不了他们的生活,因而,他们白天还得赤着脚参加生产队劳动,夜晚还要挑灯自学医学知识。其次,由于贫穷落后,医疗设备十分简陋。除了一个药箱,几片普通的药片,一支针筒,几块纱布,别的就少得可怜。图为县女赤脚医生训练班学员在田间劳动和学习。
1979年,横石卫生院积极复训赤脚医生,努力提高他们的医疗技术水平。这是该院骨干医生给学员进行外科手术示范教学。
赤脚医生能解决的问题,通常是一些头痛身热,擦损外伤等小病而已。虽说是小病,但能治理能解决,也大大方便了村民群众。一是他们没空到大医院去看病,二是到大医院看病交通也十分不便,三是到大医院看病费用高。因而,村民群众十分敬重赤脚医生,都认为他们是村里的大知识分子,是救命恩人。为什么人们至今仍然怀念“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暖千家”的“赤脚医生时代”,原因也许就在于此。
编后语:1985年1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不再使用“赤脚医生”名称,巩固发展乡村医生队伍》一文,到此“赤脚医生”逐渐消失。根据2004年1月1日起实行的《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乡村医生经过相应的注册及培训考试后,以正式的名义执照开业。赤脚医生的历史自此结束了。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各地先后出台了加大政策保障稳定乡村医生队伍措施,如实施养老补助、加大财政补贴、扩展专项补助等。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其中一大保障就是“基本医疗”,在我县新建的新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都设有医疗点,村民们亲自地说,咱们的健康贴心人又回来了。
夏 勋 南,1967年开始从事摄影,先后任职于县委宣传部、文化体育局、新闻出版局,曾担任《深圳摄影报》、《中国摄影报》记者、编辑,华光学院摄影系主任、影视传媒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