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特约记者 徐世聪)她,普通的90后,爱时尚爱生活,疫情当前,她主动请缨往前冲;她,年轻的母亲,甘愿舍小家保“大”家,义无反顾坚守在医护战疫最前线;她,小身板大能量,别人谈“疫”色变,她反向而行单独与病毒展开“搏杀”…… 她就是中共党员、湖北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通山县人民医院外四科护士李莎。
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李莎同志充分发扬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主动请缨上前线,以大无畏的精神坚守在核酸检测咽拭子采集一线,用忠诚和责任唱响了一曲医护人员光荣的劳动之歌。
三度请缨——“我是党员我先上”
“我有CCU(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工作经验,我申请加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斗,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1月22日,一封请战书摆在了通山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孟凡水办公桌上,落款人是外四科护士李莎。
彼时,武汉疫情形势已经紧张,而通山也出现了相关疑似病例,出于对疫情高度的敏感,心系全院大局的李莎,主动请缨,在科室第一个请愿,上疫情前线开展医护救治的工作。
综合考量之下,1月23日,院领导调派李莎到任务非常繁重的ICU,虽然不能第一时间上前线,但李莎毫无怨言,坚决服从指挥,在ICU里面尽心尽责,开展重症病人护理工作。打针换药、端水喂饭、洗脸擦身……李莎迅速进入角色,把病人当做亲人一样,悉心照料,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不抱怨、不怠慢、不松劲。
但她心里始终不忘疫情救治工作,仍然找机会上前线冲锋陷阵。1月29日,通山县人民医院感染科重新启用,李莎再次请愿。院领导经过慎重考虑,抽调李莎等同志协助云南援助医疗队专家,开展疫情患者救治工作。
“得偿心愿”的李莎,默默下定决心,一定不辱使命,勇挑重担!白天,她给云南援助医疗队中的医护专家们,讲解电子病历系统及处理医嘱等事项,帮助他们尽快熟悉情况进入角色;晚上,她与同事们轮流值班,忙碌穿梭在各个患者病房,做好护理工作。即使白天晚上连轴转,即使身心俱疲,但她从不叫苦喊累。
随着疫情形势的日渐严峻,确诊和疑似病例逐渐增加,对医治和护理工作提出来了更高的要求。咽拭子核酸检测作为诊断的重要指标,其样本的采集至关重要。
“谁轮班、谁采样。”看到身边的姐妹,每次都要冒着很大的风险,采集疫情患者的咽拭子样本时,李莎心急如焚,决定单独承担这项工作。
“请让我一人承担这项工作!”2月3日,李莎又一次向院领导请战,请求独自承担住院部所有患者的咽拭子样本采集工作,以减少病毒传染的路径和风险。
敢为人先——“要感染就感染我一个”
咽拭子采集,是一项既专业又危险的工作,需要采集人员直接面对患者的气道,将棉签近距离伸进患者喉咙,擦拭扁桃体甚至更深部位,采集咽拭子样本。如果有一丁点疏忽,采样人员就有可能面临感染的风险。
可以说,每采集一次样本,就好比与病毒进行一次面对面的“搏杀”,成败在此一举。
2月5日,通山县疾控中心开始对疑似病例开展大规模咽拭子采样工作,采集人员技术过硬与否、手法娴熟与否,直接影响核酸检测的真实性,更关系到全县疫情防治的质量和效果。院领导考虑再三,把这项艰巨的工作交给了李莎。
“采集咽拭子是最容易被感染的工作,你不怕吗?”同事姐妹问李莎。
“当然怕啊,第一次采集之前,我心里非常忐忑,但我是党员,关键时候必须体现党员的责任和担当,要感染就感染我一个好了。”李莎坚毅道。
面对着如此艰巨危险的任务,这位三度请战的白衣战士,调整心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与病毒展开一对一较量。
李莎印象最深刻的是给一位96岁的老年患者采集咽拭子。由于老人患有老年痴呆,无法进行沟通,更不能配合操作,李莎只有乘机把咽拭子棒伸进其口腔,出其不意地是,老人突然咬住拭子棒,并紧紧攥住李莎的手,同时,不经意间,老人还对着她咳嗽。面对着如此凶险的情况,李莎没有退缩,一遍遍地乘着老人松口的间隙,进行着样本采集,经过连续5次尝试, 终于采集成功,当时,汗水湿透了李莎的衣服,护目镜全是汗滴。
日复一日采集咽拭子样本工作,这位柔弱的年轻护士,毫无怨言,总是高效完成采样任务。疫情中段,在采集病患咽拭子样本的同时,李莎又主动担负起新入疫情患者的采血工作,她一次次穿梭在确诊患者身边,用超人般的胆识和毅力同病毒拼刺刀搏斗。
从最初只采集确诊和疑似患者的咽拭子,再扩大到隔离点的留观人员,然后到外地回来和出去务工人员,再到所有住院病人,最后到全县即将复学的老师学生,李莎全程参与,亲力亲为,每日最多采集300余人,用敬业和专业,让青春在抗疫一线闪闪发光,为全县疫情防治和核酸检测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每当看见一个个疫情患者健康出院,我再辛苦也觉得很值得。”李莎说,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非常时期,共产党员要担起非常之责,而她只是做了分内该做的事情。
勇毅前行——“疫情不退,我就不退”
“妈妈,你去哪儿了,我好想你,你快回来……”
“宝贝要乖乖待在家里,不要出去,等妈妈打完‘病毒怪兽’就回来陪你……”
这是3月初,李莎与4岁多的儿子的对话,由于在临床一线开展医护工作,李莎需要单独隔离,不能回家,从1月29日到4月7日,这位年轻的母亲已整整70天没有见到儿子了,母子连心,每次通过微信视频时,两母子总是含着眼泪依依不舍。
李莎的爱人也是一名党员,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他也冲锋在一线,坚守在社区防疫和隔离留观点上。因为疫情,这对伉俪情深的小夫妻虽近在咫尺,却不能见面。每次在给李莎送衣送物时,贴心的丈夫总会在袋里放上一张“一定要做好防护,我们等你安全回家”的粉红色卡片,默默给妻子加油助威。
家人的支持,给了李莎巨大的精神动力,她收起思念儿子的眼泪,把对家庭的愧疚,转化成工作的动力,因为她深深知道,没有“大”家安全,就不会有“小”家安逸。
李莎的全身心投入,艰苦付出得到了云南援助医疗队专家以及通山县医院领导同事们的一致认可。并肩作战的云南援助医疗队的战友,在李莎的防护服上写着,“李莎加油,通山加油!”。
“李莎同志态度坚决真诚,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从她身上我看到了通山护士的专业和敬业……”云南援助医疗队急诊科护士长张文芳老师的评价,给了李莎莫大的鼓励和信心。
“疫情不退,我就不退!只要还有一个咽拭子需要采集,我就会全力以赴。”李莎坚定地说。眼下,全县高中初中复学在即,李莎依然忙碌在采集咽拭子工作一线,为莘莘学子的健康把好脉守好关,直至新冠疫情彻底消失……
(编辑:徐微 编审: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