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云——因叶如琵琶而得名 话说通山枇杷产业

2020-08-26 15:08  

枇杷,因叶如琵琶而得名,是一种南方特有水果。

地处幕阜山脉腹地的通山,气候温暖湿润,非常适宜枇杷生长。在通山,枇杷种植历史可追溯至明清时期,距今已有四百余年。

近年来,依靠发展大五星、早钟6号、白玉等优质品种,通山大畈枇杷声名鹊起。2019年,通山全县枇杷种植面积1.8万亩,下树鲜果1700万公斤,产值8500万元,种植规模、产量和产值均居华中之首。

历经多年蓄势发展,通山枇杷产业近年来已经步入快速发展期,呈现出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组织化的发展局面。但通山枇杷产业发展有甜也有苦,有喜也有忧,主要表现为:

生产模式粗放。通山枇杷种植仅有少量大户种植基地相对集中连片,大部分为分散经营的小生产模式,投入不足、技术管理粗放、标准化程度低、基本处于“望天收”状态。

良种培育偏弱。目前通山枇杷品种单一,主导品种成熟期基本集中在4、5月份,上市集中、量多价低、效益不佳。

销售渠道不宽。在鲜果销售上,通山枇杷销量结构为:电商5%、超市10%、加工10%、采摘20%、果农零售55%,电商和进超占比过低,传统销售占比过大。今年,通山枇杷鲜果出现较大面积滞销,虽有疫情影响,但市场开拓不够、电商渠道利用不足等也是不争的事实。

如何突破瓶颈与制约,把通山枇杷产业做优做强?

果园是产业基础,要高起点建设一批成规模好品种的枇杷园。具体来说,一要扩规模,二要调结构,三要提品质。要围绕标准化、规模化、品质化为目标,坚持政策扶持、整体谋划、高位推进,以标准化生产为抓手,推动枇杷种植基地质效大提升。

加工是定海神针,要高端化加工一系列高品质、受欢迎的枇杷饮食品。主要努力方向,一是拓展药品领域,二是开拓饮品市场,三是做长食品链条。

品牌是核心竞争力,要高效率创建一批省内外叫得响的枇杷品牌。要健全枇杷种植、生产、营销“统一管理、统一质量、统一商标、统一包装、统一标准、统一宣传”的“六统一”标准化管理,整体提升通山枇杷市场品牌影响力。

融合是最优路径,要高质量构建一种三产融合、产村融合的格局。始终突出融合化发展思路,积极推进产村共融、产旅一体、产销对接,实现产业多业态发展,加快打造综合产值过十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

我们相信,只要坚持因势利导、科学谋划、精准施策、接续培育,假以时日,通山枇杷产业之树必将枝繁叶茂,结下累累硕果,带动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

来源:云上通山

记者:姜明助

(责任编辑:许鹏)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134/202008/7dde07982a2c4f8b607653fe55e86886.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