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视 | 通山:小小扑克牌蕴含“大”文化

云上通山——通山县融媒体中心   2020-10-15 17:23  



云上通山报道:(全媒体记者 聂莹颖 邓阳 )近日,我县退休老干部邱承良设计了一款文化扑克牌,并成功申请到了国家专利。这不禁让我们好奇,小小的一副扑克到底有什么玄机可以获得国家专利,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走进邱承良家中一探究竟。

在黄沙铺镇泉塘村邱承良家中,记者看到书架上摆着《门楼溯源》《中华姓氏堂号典故大观》等书籍,这些都是他编纂门楼书籍的参考。早在2007年,他就出版了《百家姓门楼掌故》,2018年更改为《百家姓门楼典故》。但醉心于门楼文化的邱承良并没有满足于书籍出版的成就,而是想着如何将通山的门楼文化更好的推广出去。

邱承良说,我说用扑克这个形式好不好,有人说这是个创意,所以我就慢慢地去想。

打扑克是一种大众化的娱乐方式,将门楼文化印在扑克牌上能更大范围地宣传普及我县的门楼文化知识,让群众在娱乐中也有所收获。自从有了这个想法后,邱承良心到手动,立即着手设计,在今年八月份国家专利就发下来了。

邱承良说,这个证书在发下来的时候,我心情比较激动,自己的成果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其二我在自己的网上发出去以后,很多人说这是通山的一块名片。

邱承良告诉记者,门楼姓氏的排序也是有讲究的,一张扑克1个姓氏,对应1幅门楼字图片和文字说明。

邱承良说,翻开通山县志,它里面有通山姓氏,这个方面按人口顺序排,我觉得这个很好,既然宣传通山门楼文化,我就按照通山的姓氏顺序来,这样就出现了从A到K、从红(桃)黑(桃)梅(花)方(块)开始,要么是民居的门楼文化,要么是祠堂的,有的是牌坊的,剩下的两张王,大王用的是九宫山,小王用的是大幕山。

门楼文化扑克的快速出炉得益于邱承良几十年来对门楼文化来的研究和积累,自80年代起,他就利用各种机会走街串巷,拍摄门楼字,找当地文化老人探寻门楼字的来历,查找族谱姓氏来源、堂号及名人典故,并一一记录。近40年来,他跑了23个县市,拍摄门楼图片1700余张。这份坚持源于热爱,源于将通山门楼文化发扬传承的一颗真心。门楼文化扑克已成功推出,但今年已63岁的邱承良,还有着更大的心愿。

邱承良说,把通山申报为中国门楼文化之乡,这是我一个想法,第二既然通山在搞全域旅游,通山既然这么多古民居这么多门楼文化,是不是可以打造一个门楼文化游的景点,如果这都做到了的话,我也就心甘了。

门楼起源于汉代,千百年来门楼的式样、刻字都在不断变化,留下了不同时代的文化烙印,也反映出了文化对人们精神的支撑作用。随着时代发展,门楼文化似乎渐渐被大家忽视了,但我们仍能看到许多现代楼房上还是会有题字,只不过内容变成了通俗易懂的“幸福之家”、“小康之家”等。这充分说明了文化在新旧交替的过程中,“替”的只是形式,文化精神永远不会消亡,我们的门楼文化也当世代传承。

黄沙铺镇文化站站长孟丽娟说, 邱承良老干部设计的门楼扑克牌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我认为这不仅意味着我们的传统文化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更意味着我们对传统文化越来越自信了,我们黄沙铺镇在文化站设置了门楼文化走廊,也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关注我们自己的本土和传统文化并传承发扬下去。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134/202010/76f9b25341b3aa8b95a48d75fc4dcafd.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