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云、云上咸宁——通山是怎么“靠山吃山” 助农脱贫的?

2017-09-29 09:40  

云上咸宁报道(特约记者 方雷 通讯员 焦元德) 通山呈“八山一水一分田”分布,是全省林业大县,拥有林地面积260.5万亩,占国土总面积64.8%。

近年来,在推行封山育林、保护公益林的前提下,充分挖掘“荒山、荒地、荒坡、荒滩”资源优势,鼓励林农因地制宜发展多种林特经济。

截至目前,全县培育种植经济林总面积达75.6万亩,达到“人平二亩经济园,户平增收过万元”目标。

(香榧)

政策激励“唱山歌”。自全国、全省推行“生态公益林、退耕还林、绿满荆楚、省级门户绿化、森林城市、绿化生态示范乡镇[村]”等政策与活动以来,通山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山通水富、绿色发展”与“打造幕阜山绿色经济带、建立全域旅游经济圈”等发展战略,相继制订了《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决定》等10多个林特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绿化文件,出台了营造油茶、香榧、水果、茶叶等经济林奖补标准,全面支持鼓励林农与业主大力发展高效经济林。

机制创新“念山经”。针对发展经济林投资大、周期长、效益慢特点,推行“集约化流转、工程化造园、公司化经营、多元化筹资、社会化管理”发展机制。推广大畈镇板桥村“农户+村委会+公司”二次流转造林模式,全县有天宇三农、新大地、林宝香榧等30多家公司从事经济林开发;重点创新杨芳林乡寺口村“村组林场+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大畈镇杉木园村“村委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全县从事经济林合作社达350多家、家庭农场60多个。同时,撬动社会资本投资经济林,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投入格局,仅今年来,全县新增经济林造园投资4350万元,其中企业投资与林农入股占70%以上。

(楠竹)

特色开发“创山牌”。全县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三个(楠竹、油茶、茶叶)百亿产业”工程,借力全国首个竹子碳汇造林项目,每年垦抚楠竹林25万亩,相继新建燕厦乡金坑村等40多处楠竹基地;大力发展木本油茶产业,每年新增油茶林2万亩以上,已建成千亩以上油茶基地28处;支持九宫山有机茶、太平山乌龙茶等14个茶业公司,发展茶叶基地3.5万亩。同时,突出地方特色发展高效经济林和林下经济,先后建成了慈口蜜橘、大畈枇杷、闯王砂梨、大路“果匠小镇”、湄港杨梅、南林红心柚、燕厦冬枣等240多处水果采摘基地;以及香菇、灵芝、药材、蜜蜂、花卉等林下经济园380多处。

产业延伸“谱山曲”。为促进全县经济林持续快速发展,提升经济林增值增效、产业延伸的发展水平,做到“苗木繁育、精深加工”双兼顾。目前,全县新建经济林苗木繁育场15个,总面积150余亩,年出圃处优质经济林苗木270万株。全县从事经济林加工企业120多家,其中,规模化企业16家、省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2家,年加工产值达12.5亿元。已注册林特产品商标45个,拥有驰名商标2个、著名商标6个;已获得林特产品“三品一标”认证12个;获得省级林业生态示范村15个。

(编辑 金崇)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134/201709/2e2f2e9d1f1bc8346c0806c8c140594f.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