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霞|清风高洁朱廷立 ——寻找朱侍郎的足迹

2018-05-15 15:45   倪霞



1


——寻找朱侍郎的足迹

寒夜挑灯,冻雨滴嗒,孤寂深似海。回顾匆匆半天寻访,突然,我如此忧伤,如此不能自制地想起了他,想念那个远古的读书人——­礼部侍郎朱廷立。

朱廷立,明朝弘治五年(1492年)出生在通山县城。字子礼,号两厓。嘉靖二年(1523年)登进士。人称“朱夫子”。拜学于明代思想家、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号阳明)。

关于朱侍郎号“两厓”,颇有争议。有人说是“崖”,有人说是“厓”。也有说因侍郎读书的洞外有两座巨大岩石,故取两崖,人称“两崖公”。 经多方考证,特别是见到侍郎于嘉靖年手书“铜肝铁胆”,刻于石壁上的落笔“两厓朱廷立”之后,我认定此“厓”非彼“崖”也。虽然两字同义,我在思考,为何朱侍郎自己惯用的是去掉山字头的厓呢?

传说侍郎少年立志,山洞苦读,十分不易,万分难得。难道,他是想搬掉某一座压在心头上的大山吗?抑或通过苦读走出“通通是山”的通山?

2


——寻找朱侍郎的足迹

车子刚刚进凤池山第一个上坡路,前方被几辆拖货大车挡了去处。我立马说,找地方把车子停下来,我们步行上山,这是朱侍郎的意思。接着我又说,侍郎年代的凤池山,山高林密,山路崎岖,侍郎在凤池山山洞里苦读三载考上进士,那份艰苦,现代人无法想象。我们也算读书人,寻他足迹,岂可坐车直达?作为望其项背的通山后辈,当以朝圣心以对,焉能不虔诚?

我的上半节话,先让同行者一怔;后半节话,令同行者朗朗大笑。弃车,从阶梯始,一步步,往凤池山攀登。

同行者有三。77岁县一中退休老师朱希斌老先生,历年来为宣传朱侍郎而奔走。朱仲平先生,县招生办主任,是朱老师拉来陪同并义务“司长”。最年轻的徐世崇,县教育局办公室工作人员,为我们一行的寻访作图片记录。

从2015年开始,朱老先生顶着满头银发,多次到办公室找我,希望我能笔墨朱侍郎的故事。第一次找我时,正是我进入跨越百年历史,抒写三代母亲的长篇小说《玉竹谱》的创作时,故抱歉对朱老师说,没有精力担当如此厚重历史人物的写作,对人物和历史不了解,哪怕只是一篇几千字的散文也是不敢轻易动笔的。第二次找我,给了我一些关于朱侍郎的相关文字资料,并说不急,他可以等。我承诺,待小说初稿完成时,试试看。

2017年冬,朱老师再次来到办公室,问我小说进展如何。我说已经开始修改五稿。我知道,朱老师是提醒我的承诺。老人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我再也没有理由不参与到一个通山古代文化人的历史故事中来。于是约朱老师,近日可以看看有关侍郎的部分遗址。“人生识字忧患始”。77岁高龄的朱老师,这种为后人树古人风骨呼吁和奔走,应该也是一个读书人对文化传承的忧患意识。


3


——寻找朱侍郎的足迹

几十步台阶,喘喘而上。至公路时,写有“凤池山森林公园”石碑横卧路旁。从右侧“凤池山宾馆”大门入,顺坡而上。绿树浓荫,修竹林立。寒冷之冬,凤池山仍绿色点染,阡陌绵延。至宾馆后门,于小别墅和网球场之间,一小路拾级向前,忽见两巨石矗立小路两侧,石润表青,鳞次栉比。形,颇有太湖石之风。

前方,一宽阔洞口裸开,洞门石壁,苔痕青绿,石纹斑驳。高处,藤蔓纤纤,石刻“侍郎洞”三个红色字,清晰可见。洞内,破沙发,铁栏杆,旧杂物等现代物品随处可见,但不影响洞之宽阔,以及部分残留钟乳石的垂挂。这些现代痕迹,是九十年代初跳舞风行时,因为洞内倍儿凉爽,夏天拿来当舞厅使用过。

传说朱廷立的父亲辞官回家教儿子读书,16岁考取秀才。20岁时父亲去世,长兄当父培养他读书。一次,朱廷立参加中进士并当上巡抚的同窗好友陈百表的宴请,由于客人太多,负责排位的家人把朱廷立排漏了,朱廷立以为是好友因为他没考中而故意羞辱自己,一气之下回了家,并收捡书箱衣物,直接住进了平日在凤池山玩耍的山洞,为自己立下苦读志向。之后,朝夕于洞中,生活自理,日夜苦读,终于嘉靖二年考取进士。

如今的通山人,特别是老一辈,仍口口相传侍郎在山洞读书的故事。因了凤池山上的侍郎洞,小城人几乎无人不知朱侍郎。然而,多数人也仅只知道,那是朱侍郎读书之地而已。对他中进士后为官之绩,却鲜有人知。随着年代久远,随着侍郎洞幽闭一处,后一代代通山人,对这位曾经为国家为通山为文化作出卓越贡献的侍郎故事,知道的人越来越少。这也是77岁朱希斌老师,为什么多年来不辞辛苦,用他微薄的力量上下呼吁的目的之因。

4


——寻找朱侍郎的足迹

一个地方的发展,靠什么撑起一代又一代?除了经济建设,文化的打造,历史的积累,同样是铸造一个地方发展的重中之重。文化历史在时间积累和沉淀中代代传承,有了文化和历史的打造,才能赋予山水灵魂。朱侍郎文化,当是几百年来,文化通山厚重历史中的一部分。侍郎除了苦读,更重要的是进入仕途后,为国为民为后世立言立德立功的诸多壮举,是值得后人谨记和学习的。

朱廷立考取进士,获得嘉靖皇帝的赏识,然后派往浙江诸暨任知县。上任后的朱廷立,积极弘扬儒家思想,对全体官民实施“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等系列工程。他一边把水患变成水利,一边参与盐业大事的管理之中。他行事果敢,公平正义,廉政勤政,亲民爱民,被诸暨人尊称为“慈母”。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朱廷立视张载的名句为自己做人为官之标准。在诸暨任知县期间,对两淮盐产区的规范管理,创盐业一时鼎盛,使八省经济繁荣,让国库扭亏为盈,增税银一百七十余万两。朱廷立的胆识和敢作敢当,朝野震惊,令嘉靖皇帝大加赞赏,特赐金匾“功勤可嘉”。为存史,他总结经验,精心编撰了《盐政志》,被选入《四库全书》之中,为后世万代留下一笔不可多得的,集文献资料和盐业制度于一体的文字财富。

至今,百度搜索,输入《盐政志》,出现作者是:(明)朱廷立撰。古籍影印 - 中华再造善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内容简介写道:“以河南道监察御史清理两淮盐政时所作,据两淮运司志、两淮盐法事宜、两淮条约等书八十余种,博考古今盐制,辑述夏朝以来历代盐法。”

在任河南道监察御史后,嘉靖皇帝再次对朱廷立委以重任,“代天子巡四川”。 来到四川的朱廷立,首先叫停了劳民伤财,破坏水土,四处伐木的乱象。他不惧地方恶势力,翻山越岭,深入民间,使民生得以安抚之时,也破损了一些奸臣贼子的利益,致使“聚众万余作乱”。朱廷立胆识过人,亲自督军,智勇并用,连破诸寨。当聚众者投降时,又给予及时安抚平定,使天府之国恢复一片和平之景象。嘉靖皇帝特颁重赏,朱廷立作《恩赏恭纪》答谢皇恩。

平乱后的朱廷立,开始主学政,兴教育,以学强国。偶有闲遐,他拜谒诸葛亮、宋濂、周敦颐、王十朋等人的祠堂,眺望杜甫草堂,写下《夔府谒武侯濂溪潜诸祠登白帝城望少陵草堂》诗,此诗现在仍然被奉节县旅游文化所引用:

江城怀古一淹留,风雨斜侵病客舟。

—月废诗非畏杜,二毛学道独惭周。

为郎曾有青萝赋,入蜀先登白帝楼。

秋水即看浮八阵,名兼忠勇起孤愁。

无论是山水还是城镇,唯有融入文化,沉淀历史,才能塑造一个地方的灵魂。


5


——寻找朱侍郎的足迹

看过侍郎洞,步行下山,驱车至圣庙。

穿街过市,往老城四街靠近南门桥方向。在热闹的老街里,始建于北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的圣庙在这老街矗立了千余年,眼前建筑为清嘉庆年间扩建改建而成,现为通山县博物馆驻地。占地44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走进青石砌的棂星门楼,踏在灰青老砖上,随步步台阶而上。只见左右墙壁写着“传承文脉,清风高洁”八个大字,让我想到朱廷立的一生,虽然这只是现代人对博物馆的主旨概括,可这八个字不就是朱廷立的写照吗?在大成殿、崇圣祠、东西原廊、教谕、训导二宅前,在散发着古代气息的各种展器前,我设想着朱廷立当年捐资扩建“圣庙学宫”的往事 ……

建圣庙拜孔子承儒学,是中国人代代相传的精神文化之一。朱廷立入朝为官,回家乡时,见多年风雨侵蚀后的圣庙学宫破烂不堪,成为“蒿莱鸟鼠场”,看到通山的孩子们学习场所安全不保,想起自己当年山洞苦读,于是慷慨捐出皇帝赏赐的大半金银,整修并扩建圣庙学宫。

朱廷立尊师重学,考取进士和入仕之间,无论是在外地为官还是回家乡为民,他广交文朋诗友,乐山乐水,吟诗作对,著书立德,记史立言,影响一方带动一方,让更多人参与到中华文化传承中来。特别是出任诸暨知县其间,他多次拜学大学士王阳明。王阳明强调为政者首先要在“心学”上下功夫,唯有用心学习,向古人学向大自然学,向民众学,正心修职为人民,才能当好官执好政。


当朱廷立以实际行动为官做出成绩时,王阳明对朱廷立称赞不已,并写下《政学篇》赞朱廷立:“明德、亲民一也。古之人明明德以亲民,亲民所以明其德也。是故,明明德,体也;亲民,用也。而止至善,其要矣!”“子礼退而求至善之说,炯然见其良知焉!”

朱廷立与恩师之情不但传为佳话,对恩师的教导更是铭记一生,并付诸行动中。他修学齐家亲民正己,繁忙政务之余笔耕不辍。诸暨任中,除了编写《盐政志》,同时也写下大量的诗词文章,其中为感恩师之情写下:“学之所以为政,而政之所以为学,皆不外乎良知焉!”“信乎止至善,其要矣!”好一个“良知”和“善”字之点睛,恩师夸其“炯然见其良知焉”。千秋万代,为人为官,莫不是良知和善首当其冲,才能为民为众为万世开太平,否则岂能为好官?

朱廷立与王阳明之间的深远影响,影响着当朝读书人。有状元康海赞道:“两厓朱君子礼,表其师阳明山人伯安《政学篇》 炯然之语,为炯然亭。缙绅大夫或为记、为文、为诗、为歌,以识其事。将以弥纶天地之化,将以裁成万物之道也!”

宦海浮沉,后来的朱廷立,遭人嫉忌,步入老年时赋闲通山,曾致信挚友徐阶:“廷立入山,旧业无恙。山中一味萧散,日得消受。”

“古来圣贤皆寂寞”。古往今来,读书人无不是孤独寂寞,又无不是在文字中自娱自乐。在文字中学会了责任与担当,在过往的文字与人文故事里,寻找那个失落孤寂的自己。文字深似海,文字藏古今,文字让读书人懂得,虽然宿命飘零,但懂得为人担当,唯如此,才不负今生做个读书人。我,也算读书人,虽只是一个现代的肤浅读书人,我穿越在时空里,用心用情与朱廷立对话。半日寻访,有喜悦。有惊叹。有思考。有追问……


6


——寻找朱侍郎的足迹

当我看到“铜肝铁胆”石刻时,那一刻,我才真正地激动起来。仿佛,那个高大伟岸,笑声朗朗的朱廷立,如眼前的岩石一样矗立在眼前,威严又祥和地看着我。那一刻,我穿越在古人与眼前景的对话中,走进通山古人雅集时的朗朗书声里。

圣庙出来左转,从通羊三小的侧巷往前,约莫车行几分钟,远远见一片黛青色岩石于眼前,朱老师让停车!我们下车顺着石壁寻找,边找朱老师边指着右侧河水说,修路之前,只能在河边远望此岩石,可见“铜肝铁胆”大字于石壁之上。修路路基升高之后,岩石在感觉上降低了,差点把这处古迹损毁,好在有有识之士叫停,才得以保存了下来,在路边被杂草遮掩。朱老师手捋杂草,一边说一边低头寻找。突然叫道:“找到了!找到了!”我们紧随其后,蹲下来,果见贴着路面一处岩石上,出现了“铜肝铁胆”四个大字。

我和朱老师在石刻前的杂草之间,一左一右,席地而坐,对石成三人。朱老师坐的右侧,石壁小字为“嘉靖癸卯冬”。我坐的左侧,上方小字为“两厓朱廷立书”。从嘉靖年走来的朱夫子,满头银发的朱老师和我,古今三人,穿越时空对话。何其幸也!我,只是一个爱着文化,懵懵懂懂的小女子,却在朱老师的牵引下,走进朱廷立的世界,走进朱夫子的忧患情怀里。

朱廷立,无论是在凤池山侍郎洞苦读,还是任诸暨知县的政绩;无论是派往四川,停止伐木,平定土匪,还是王阳明写《政学记》称赞他为政为学是君子;无论是礼部右侍郎,捐资修复扩建圣庙,还是最后政局难处回归故里建两厓书院,炯然亭,九宫山两厓行窝……朱夫子,有胆有识有担当,有情有义有慈怀,他始终保持着一个真正读书人和士大夫的风骨。1567年病逝,终年76岁,撰有《两厓集》八卷,同《盐政志》选入《四库总目》,传世至今。

拜谒侍郎三处遗址后的这些日子,正是我的《通山,看得见的温暖》一书正式出版发行之时。我一边忙碌着新书的各种事宜,一边回顾寻找朱廷立的过程,同时反复阅读朱老师提供的零碎史料。通过这些史料,一点点浸润,一步步靠近。慢慢地,一个活生生顶天立地的朱廷立,渐渐在我心中活泛起来。

多日过去,零零星星,脑子里一些感受,却不能成文。我知道,是朱侍郎历史之厚重让我怯笔。稚笔如我,怎敢轻易白纸黑字。他辉煌博学的一生,非我稚笔能抒。我所触及,点滴而已。如果朱廷立的一生是山,我的文字只是山上的一片叶子;如果朱廷立是海,我的文字只是这宽阔大海里的浪花一朵。他,是我写下通山不同人物和山水之列中,温暖的阳光一缕。

2018年2月2日丁酉腊月于凤池山下

编后语


通山广播电视台APP云上通山“文化”栏目的文学作品投稿邮箱:365278228@qq.com,方雷收,附与文字有关的图片6张,个人简介及个人图片。部分作品还可刊登通山政务网,通山周刊。期盼惠寄更多的佳作,让父老乡亲分享您的写作快乐感。谢谢!

作者简介:


倪霞,又名倪小书,笔名人儿。祖籍湖北阳新东源倪家村。

出生于湖北通山黄沙孟垅卫生所。现在通山县红十字会工作。

一个记录生活轨迹的小女子,一个爱着行走和文字的人儿,一个始终如一坚持和传播真善美的追求者……

已出版个人文集《中国红》、《一路走来》、《不争》、《禅意•火花》、《通山,看得见的温暖》。长篇小说《守望木棉花》等。跨越百年历史的长篇小说《玉竹谱》修改完善中。


下载关注 云上通山


编 辑:徐 微

编 审:唐尚伟

监 制:方 雷

总监制:阮胜利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134/201805/64f05dd03d023486dd9a778f7c4a2e2a.jpeg